西山科技再次祭出增持大招。公司上市以来三次抛出实控人增持计划股票配资期货,耗资近5亿元进行了三次大额回购,但股价长期“躺平”,难以摆脱高价发行的阴影。
增持回购“组合拳”,股价低迷“脚踝斩”
2025年7月8日,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证券简称:西山科技;证券代码:688576.SH)公告,公司控股股东重庆西山投资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西山投资)拟使用其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,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、不超过1000万元。目前,西山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(公司实控人郭毅军、李代红等)持有公司2375.15万股,持股占比52.20%。
这已经是公司近两年来第三次抛出实控人增持计划。
2023年10月,实控人郭毅军、李代红先后宣布增持,各计划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2万股。次月,郭毅军就完成了增持,增持金额合计184.97万元。李代红则到2024年4月完成,增持金额合计207.63万元。
连续增持的同时,公司还连续实施了三次回购,累计回购超过780万股,累计耗资近5亿元。而公司首发股票数量为1325.0367万股。也就是说,上市两年,公司将首发的一半多股票又买了回来。
2024年1月9日至6月17日,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31.27万股,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2.48%,回购均价为76.15元/股,支付的资金总额9996.47万元。上述股份原拟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,后变更为注销及员工持股计划等。
7月1日至9月10日,公司累计回购股份337.42万股,占当时总股本的6.37%,回购均价59.26元/股,支付资金总额约2亿元,上述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。
9月18日至2025年3月18日,公司又累计回购股份312.45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6.30%,回购均价为63.06元/股,支付资金总额1.97亿元。上述回购股份也全部用于注销。
虽然有增持、回购的连环刺激,但公司股价长期低迷,近一年总在60元/股上下徘徊。
而西山科技2023年6月上市时,发行价格达到135.8元/股,首发当日最高达到201元/股(复权后约194元/股),这一价格也成为目前公司股价最高点,首日市净率达到23.48倍。截至2025年7月8日,公司收盘价64元/股左右,是最高价的3折多,股价堪称“脚踝斩”,总市值也由上市之初的上百亿缩水到约29亿元。
业绩下滑严重,首发募投项目几乎全部延期
2023年6月,西山科技在科创板上市,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17.99亿元,募资净额16.32亿元,其中超募资金总额9.70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首发募资规模和IPO保荐承销费用挂钩。对于募资额在6.61亿元以下、6.61亿元至16.61亿元、超过16.61亿元的部分,保荐及承销费用率分别为7.562%、7.7%、8.5%。公司最终支付了1.47亿元的保荐及承销费用。
2025年7月4日,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将超募资金2.9亿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。此前,公司已有5.8亿元超募资金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,若该议案再获股东大会通过,公司超募的9.7亿元资金中,将有近9亿元被用于补流或还贷。
而首发募投项目方面,除补充流动资金外的四个建设性募投项目已经全部延期。
截至2024年末,首发募投项目“手术动力系统产业化项目”“研发中心建设项目”“信息化建设项目”“营销服务网络升级项目”的建设进度分别为47.24%、77.70%、57.89%和71.37%,而上述项目原计划在2024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。
2024年12月,西山科技宣布将上述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末。
西山科技上市第二年,业绩就出现明显下滑。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.36亿元、归母净利润0.99亿元,同比降幅分别为6.74%、15.92%,经营现金流净额也减少了超过40%。
进入2025年,西山科技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87.71万元、同比下降11.2%,取得归母净利润1147.68万元、同比下降55.66%。
西山科技定位为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提供者,主要营收来自于手术动力装置。公司称,一季度手术动力装置板块中耳鼻喉科、脊柱外科、关节与创伤相关耗材产品收入高速增长,但乳腺产品受集采影响,乳腺耗材收入同比下降明显,导致公司整体收入小幅下降。另外,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新园区折摊导致管理费用增加,导致利润相关指标同比下降明显。
公司曾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股票配资期货,乳房旋切活检针受集采影响,耗材收入小幅下降,手术动力装置设备、新产品设备受招标滞后等因素影响,收入下降。同时受研发费用持续投入以及政府补助和理财收益减少的影响,净利润同比下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