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8日晚间,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(600022.SH)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。数据显示,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约2.93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3.54亿元网贷炒股平台,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,同比均增利近10亿元。这份“成绩单”标志着山东钢铁在艰难市场环境中实现了逆势突围,经营业绩持续显著改善。
那么,山东钢铁是如何实现这一“扭亏为盈”的跨越式发展的?从其披露的信息来看,三大核心发力点成为公司持续改善经营绩效的关键。
一、“1+6+N”体系变革落地,激发组织内生动力
面对行业波动和外部挑战,山东钢铁以“变革求生”为主线,锚定扭亏为盈目标,全面推进“1+6+N”体系改革。其中,“六大体系”即采购、营销、制造、能源、物流、设备,通过聚焦核心业务痛点,实现流程一贯、集约运营。
此外,公司积极构建新型经营创效机制,成立铁前降本团队、经营体创效团队,并启动特钢板块变革。通过深化薪酬分配机制改革,“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有效提升了员工积极性与单位产出效率。
二、协同支撑放大资源优势,打造一体化协同格局
在宝钢股份对山东钢铁板块一体化协同的大背景下,公司充分利用协同红利,提升跨区域运营效率。济南钢城基地与日照基地实现铁块、球团矿等资源双向互供,强化“一体化运营”与“跨区域协同”优势。
同时,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,打通中东、欧洲、北非等地区出口渠道,并与日韩市场形成联合开发模式,出口协同链条日趋完善。此外,依托宝信软件等资源,推进信息化系统提升改造,加快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管理的落地步伐。
三、购销两端协同发力,制造效益实现极致提升
采购方面,山东钢铁推行“战略采购+公开竞价”新模式,灵活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,有效压降采购成本。销售端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比重,精准把控市场节奏,提升订单质量,从而在产品价格下行周期中有效对冲风险。
制造体系方面,公司持续推进“最优组织模式”和“最佳制造路径”建设。济南钢城基地实现高炉炉况优化,厚板、型钢、优特钢产能全面释放;日照基地科学调整高炉中修计划,确保生产系统高效运行。上半年公司吨钢成本持续下降,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奠定坚实基础。
结语
山东钢铁的“逆袭”并非偶然网贷炒股平台,而是体系变革、协同提升和管理深化的共同结果。在行业周期波动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这家老牌钢铁企业正通过持续转型升级,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下半年,公司若能继续稳步推进改革、提升盈利质量,业绩表现或将更加可期。